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贵州分库 > 贵阳非遗 > 非遗项目  > 详细页面

贵阳香酥鸭制作技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2019年11月05日 阅读量:

  贵阳市,潮湿的气候环境,独特的饮食习俗,造就了一种地道的美食——香酥鸭。近百年的技艺传承,四代人的发展衍变,使得香酥鸭蕴含了这座城市的风味精髓。

  山顶的水塘,农户散养的家鸭,肉质紧实,口感鲜嫩,因羽毛呈麻褐色带黑斑纹,故得名麻鸭。

  但忠仁,贵阳香酥鸭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自幼跟随祖父母学习香酥鸭的制作,如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制作经验。抚摸鸭肚,观察鸭毛,肉质紧实,羽翼发亮是为上乘,原料质量的把控对于烹饪而言至关重要。

  但忠仁抄起鸭块,抖动漏勺,撞击声清脆响亮,油炸结束,进入刷粉的工序。此时的鸭肉外酥里嫩,一半酥脆,一半鲜嫩,配以秘制的调料,更加出彩。这种触发神经,刺激味蕾的口感,中国人称之为麻。

  二十多年前,但忠仁经过近十年的反复实验,改进烹饪手法,调整原料配比,使传统的香酥鸭不断给食客带来意外的惊喜。

  如今,高速发展的中国,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更加急迫,顺应时代,活态发展成了传统技艺最好的出路。

  樱桃谷鸭经过宰杀、卤制,进入分割和油炸,统一的配比,旋转的机械,现代化的测温方式,香酥鸭经过分选、测量、包装,一切都井然有序,准确无误,但忠仁几十年的经验在这里转换为精准的数据。

  标准的生产工艺,完善的销售渠道,始于1987的老店,仍换发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旋律。

  从对原料的一丝不苟,到对调味的事必躬亲,从全凭经验的传统技艺,到精准化的生产流程。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时刻保持对味觉的初心,使得老味道 历久弥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