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教育 > 机构与成果  > 详细页面

民族教育重点论文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仲丹丹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7日 浏览量:

  本部分在知网中搜索关键词为“民族教育”的论文并选取引用率前20的篇名在此列出。

  [1]滕星,苏红. 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1997,01.

  [2]滕星. 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 民族研究,1998,02:23-30.

  [3]马戎. 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No.2202:2-41+188.

  [4]何莹,张庆林,李红. 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44-47.

  [5]曾维希,张进辅.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No.15202:82-86.

  [6]王鉴.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战略[J]. 民族研究,2002,06:9-17+106.

  [7]王阿舒,孟凡丽.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J]. 民族教育研究,2006,02:22-26.

  [8]苏德.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1:1-6.

  [9]张诗亚. 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No.15101:64-66.

  [10]杨晓. 多元文化教育——关于民族教育的新理论[J]. 民族教育研究,1999,01:18-21.

  [11]王鉴. 多元文化教育: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 广西民族研究,2004,01:112-117.

  [12]王亚鹏,万明钢. 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4,08:17-21.

  [13]李怀宇.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 贵州民族研究,2006,04:133-139.

  [14]王鉴.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J]. 民族研究,2003,06:33-41+107.

  [15]王鉴. 多元文化教育论纲[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78-84.

  [16]苏德. 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

  [17]王鉴. 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J]. 外国教育研究,1994,02:6-9.

  [18]王鉴. 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民族教育研究,2010,v.21;No.9702:5-9.

  [19]戴庆厦,关辛秋.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01:117-120.

  [20]万明钢,刘海健. 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从政策法规体系建构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J]. 教育研究,2012,v.33;No.39108:81-87.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