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历史人物  > 详细页面

海瑞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李永超 2017年12月26日 阅读量: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一字应麟,自号刚峰,回族,广东海南岛琼山县人,明朝官员。海瑞为福建松溪知县海宽之孙,海瀚之子。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举,三十二年(1553年),任福建南平县儒学教谕。三十六年(1557年),升浙江淳安县知县。海瑞任职期间,抑权豪,清丈土地,均赋徭,颇有政绩,受到当地百姓爱戴。四十一年(1562),迁江西兴国县知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因时任吏部右侍郎的朱衡提拔,海瑞升为户部云南司主事。四十五年(1566年)上《治安疏》(世人誉为“直言天下第一疏”),既肯定嘉靖帝即位之初,励精图治,摧毁元世祖牌位等行为;又认为其颓废日久,使得朝纲不振,官员腐败,人民困苦;并指责百官一意媚上,为满足皇帝修道而进贡香料;希望皇帝能重新振作。因《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海瑞被捕入狱。户部司务何以尚发觉嘉靖帝不想杀海瑞,奏请释放,又言自己有40两名贵香料,献给皇帝修道用。嘉靖帝大怒把何以尚抓起来,予以重责。世宗死后,海瑞被保释复官,又改任为兵部武库司主事。

  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连续升官,历任尚宝司丞、大理寺右丞、大理寺左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任应天巡抚。海瑞于任职期间兴利除弊,推行“一条鞭法”,疏浚吴淞江,消除水患。此前明政府曾多次疏浚吴淞江,治理了几十年都没有成功。海瑞一上任,立即进行实际考察,发现黄浦夺淞势不可免,决定另辟蹊径,将黄浦江改为主河道,经过几个月的治理,解决了数十年的水患。但是,任职仅七个月,海瑞遭到官僚权贵诬告排挤,革职闲居达十六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等,但都没有实权。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三日,海瑞因病卒于任上,赠太子太保,谥忠介。去世的前几天,海瑞退掉了兵部送来的六钱银子。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收集遗物,仅余葛帏旧衣,无以为殓,不禁潸然泪下,幸赖同僚捐治葬具。发丧之日,“市民送者夹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绝。”海瑞墓在今海口市。

  海瑞对心学创立者陆九渊极为尊崇,思想亦以陆九渊的学说为根本,认为万物唯心,心外无物。对于理学家批判陆九渊的学说像禅宗,海瑞亦予以反驳,详细辨明了心学与禅宗的区别。对于明朝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海瑞称其为“多才多艺的圣人”,对王守仁的“良知”、“慎独”思想亦多发明。海瑞大力批判程朱理学,曾言朱熹虽然读书很多,但所学“支离破碎”,后人师从朱熹,就更不如。明朝科举的八股文考试以程朱理学为标准,海瑞因此很晚才中举,还是靠策论写得太好,博得考官同情。但海瑞两次会试都落第告败。海瑞在行动上亦反对程颐所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节烈观。他曾因婆媳矛盾与妻子许氏离婚,劝其改嫁,并借钱为其办嫁妆。在淳安知县任上,又禁止民间溺杀女婴的陋习。成为应天巡抚后,又下令辖区内寡妇改嫁。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不事权贵,在淳安县知县任内,不畏权相严嵩淫威,拒不阿附其亲信钦差大臣鄢懋卿;秉公查封江浙总督胡宗宪搜刮的金银。海瑞搏击豪强,平凡冤狱,勒令豪绅把强占的土地退还给农民,对其救命恩人,原宰相徐阶也毫不徇情。徐阶之弟徐陟亦因作恶被判刑。海瑞为官清正,生活简朴,被誉为“南包公”,著有《海瑞集》。

海瑞像

海瑞陈列馆

海瑞墓

参考资料:

  1.高文德主编:《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3.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