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概况】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总面积1508平方千米,东部与芷江县接壤,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镇远及万山特区为邻。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47'13"~109°26'45",北纬27°4'16"~27°29'58"之前。
全县辖9镇2乡13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千米,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近26万,其中侗族占80%左右。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卫生县城、人口和计生优质服务县、科技进步县、民族团结模范县,以及省级平安县、园林县城、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和省定革命老区县。
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2598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746人,农业人口225076人,年内出生人口2947人,人口出生率为11.34‰,年内死亡人口2194人,死亡率8.44‰。
新晃人文历史悠久。旧称晃州、晃县。据文物考古发现,距今5至10万年前,新晃境内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置夜郎县,历时287年。侗文化、夜郎文化积淀厚重,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良好。傩戏“咚咚推”已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晃被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是中国画眉鸟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新晃区位交通独特。湘黔铁路、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沪昆高铁过境新晃并设站,县城距湖南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机场只有40分钟左右车程,是湖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称。
新晃资源特色鲜明。地处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向武陵山系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出独特的“六个一”(一石、一牛、一树、一米、一泉、一镇)地理资源。“一石”即重晶石,储量达4.5亿吨,为全国特大优质矿床;“一牛”即新晃黄牛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树”即右旋龙脑樟,是我县独有资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米”即侗藏红米,是我省唯一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一泉”即八江口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一镇”即龙溪古镇,是明末清初时期沅水有名的古商埠。
【自然条件】 新晃县境内以山地为主。东南、西南和北部的地势高,东北的地势低,整体地势为南、西、北三面高,中部带状隆起,向舞水、平溪两谷地倾斜,使之成为三山两谷地,南北纵呈“W”形的地势。全县东西长52.5千米,南北宽42.3千米,土地总面积1508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22%,丘陵占7.86%,平地、岗地和山原占6.41%,水面占1.51%,属名符其实的山地县。
【地势地貌】 新晃处于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延伸末端,既有高原地相,又展山区特色。海拨大多在500 ~1100米之间。东南部以天雷山海拨1136.3米,构成了东南一屏障。西南部以海拨1101.5米的美岩大坡为主体。
【气候条件】 新晃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严寒期短、无霜期较长,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6℃ ,年平均降水量1160.7毫米,合计日照在1014.5~1590.2小时之间。全年无霜期297.4天。
【自然资源】 全县水域宽广,有大小河流260余条,属长江水系的沅水支流——舞水河流经县境,还有平溪、西溪、中和溪、龙溪贯穿东南西北。全县有林地150万亩,木材积蓄量185万立方米,用材林以杉、松为主,还有榟木、檀木、楠竹等。
【动植物资源】 新晃是湖南省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之一。名优特产享有盛名,境内有榉木、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花榈木、檀木等用材林和龙脑樟、油菜、板栗、银杏、刺梨等经济林种585余种,还盛产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等珍贵药材近百种。是湖南重要的牛羊生产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 全县共有矿区55处,蕴藏重晶石、汞、钾、金、铜等矿产资源,其中重晶石是目前国内最大型、品质最优的矿区,蕴藏量达2.8亿吨;磷矿石1340万吨,钾矿石9亿吨,有很好的综合开发价值。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20余种,其中:重晶石矿产储量达2.8亿吨,是全国特大型的矿床之一;钾矿储量达9亿吨,是全国最大的钾长石矿床。
【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浓郁。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侗文化、夜郎文化积淀厚重,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良好。傩戏“咚咚推”已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晃县城亦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资源】 新晃,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和极具诱惑力的宝地。据史书确切记载,秦汉时期新晃乃夜郎属地,唐贞观八年(公元643年)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设夜郎县,历时108年。神秘、古朴的夜郎文化积淀了数千年,稻作文化、傩文化代代相承,遗风犹在。境内遍布着迷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仙人桥、镇江阁、石凉亭等晃州八景驰名潇湘,侗家油茶,苗寨苦酒闻名遐尔。一年一度的情人坳会,令人留连忘返。
参考资料: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