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美术  > 详细页面

重识唐卡的智慧与价值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俞灵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浏览量:

吾屯村的年轻人学习唐卡绘制技术的热情高涨

  2008年3月,本报文化周刊曾以《唐卡当代备忘录》为题,探讨了青海热贡唐卡艺术的现代性生存。6月15日,“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在西宁召开,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显示,目前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整体保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总体规划纲要已经通过专家论证。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成为我国继闽南、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的第三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唐卡这种原本为宗教服务的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收藏家的广泛关注。

市场催生唐卡热

  有一位学者对记者说,如果有闲钱,可以收藏一些唐卡,她认为以现在的价位,唐卡在将来还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唐卡的市场前景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近年来媒体的相关报道:在1994年纽约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幅明永乐御制的巨型刺绣唐卡以100万美元高价成交,8年之后,这件作品又在香港的拍卖会上亮相,卖出了3087.41万港元的天价。相比之下,内地市场的价位要低得多,但从本世纪初至今,价格也上涨了10多倍。2002年内地唐卡拍卖的最高记录是天津文物公司的一幅“清普贤菩萨像”,成交价为5.5万元;到2005年,诚铭国际的“清御制刺绣释迦牟尼及二弟子唐卡”成交价已经达到了82.5万元。而夏吾才让等知名的现代唐卡绘制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

  “热贡唐卡集藏民族绘画艺术的精要,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艺术品格。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唐卡的价值,其商业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唐卡热的出现,不仅可以促进唐卡艺术家和商家的经济增收,而且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说。热贡唐卡艺人在当地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艺术创作较集中的热贡4寨子——上下吾屯、年都乎、郭么日、尕撒日等村落,约有95%以上的群众从事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石刻等艺术创作活动。如今,更多的艺人清醒地认识到唐卡艺术创作与改善经济条件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以家庭作坊为基本形式的开发、创作、销售连锁机制。热贡地方政府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把热贡艺术开发与农牧民增收工作结合起来,为热贡艺术创作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自2006年热贡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地方政府对热贡文化的整体保护意识明显加强,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去年颁布了热贡唐卡的地方标准,从原材料、制作过程、技术要求、产品分类、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一标准无疑对加强热贡唐卡保护、规范热贡唐卡市场、促进热贡唐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思路也是在这种思考过程中提出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全球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在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作为政府来说,首先要建立一个唐卡的市场规范和准则,其中包括培育成熟的中间市场以及建立市场的基本诚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高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基础,就是把活鱼放在水中养。我们要对热贡特有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做好保护区具体文化项目的活态管理和良性运作机制,对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给予引导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工作。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周期,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浮躁冒进。要耐心等待其发挥经济效益。”吉狄玛加说。

繁华背后有隐忧

  北京世纪和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宏武从2000年开始在热贡地区收藏、研究唐卡,见证了8年间热贡地区的唐卡热。“为什么有些画得并不好的人也能在各类评选中获奖?”他的质疑表明热贡唐卡艺术在当下表面繁荣的创作态势中也隐含着诸多问题。比如说,近年来,唐卡以“旅游产品”而不是艺术品的角色进入市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以新充旧、颜料作假、粗制滥造等不良现象。实际上,唐卡艺术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其绘制工艺中,假唐卡、次品唐卡在市场的出现,不但导致经典创作的失衡,搅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不利于唐卡艺术的健康发展。目前,从事唐卡绘制的艺人数量虽然众多,但真正静心从事创作、钻研技术的人却很少。这些现象表明,在消费主义和商业文化充斥的当下,唐卡艺术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中国藏学中心研究员叶星生将之归纳为“5种诱惑,5种可能性”:现代文明的诱惑,改变了传统的民情习俗,而导致唐卡艺术缺乏传统文化环境与社会需求的可能性;现代艺术的诱惑,改变了民间艺人(尤其年轻人)的审美特征和表达方式,而导致唐卡艺术偏离方向与失去传统特色的可能性;现代科技的诱惑,包括生产方式、现代工艺取代传统原材料及工艺手段,而导致传统技艺变质、变味、甚至断代的可能性;市场经济的诱惑,导致一批讨好、廉价、低劣的作品在社会泛滥,而导致绘制唐卡这一神圣的行为成为商业行为的可能性;丰富的传统资源的诱惑,导致我们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新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常常提醒自己,无论艺术潮流怎样变,民间艺术的基本特质和优势不能变;无论社会怎样变,我们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的行为不能变;无论天地怎样变,我们的根不能变。”叶星生说。与此同时,艺人队伍中也存在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渐次离世、其技艺被世人遗忘的情况,热贡地区现有的5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夏吾才让、启加两位唐卡大师的相继离世就是明证。

  唐卡等非物质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资源、传统精神、人文思考、民族品格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珍贵财富,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传承发展,必将有利地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各民族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语境中面临生存濒危、传承链断裂、精品匮乏、绝技不断消失的危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我们对文化的态度终究将决定文化对我们的回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