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详细页面

珞巴族民间故事

来源: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作者:李坚尚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3日 浏览量:

  在珞巴族的民间文学里,以民间故事数量最多。可分为下列几大类。

  首先是同精灵打交道的故事。这类故事,反映了珞巴族人民的宗教观。据有关人士研究,珞巴族人没有形成神鬼的观念,只有精灵。他们称精灵为“乌佑”,精灵有善恶之分,善精灵保护人,恶精灵害人。一般而言,凡得到善精灵帮助的人,就能取得成功。如德根部落的故事《马宁和马卓》里说到,主人公马宁、马卓两兄弟在善精灵东英阿乃的帮助下,在天上和地下砍取了神奇的竹子,制造了威力强大的弓箭,杀了恶精灵达杜和达甘木,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随后不畏艰险,杀掉了吃人的大雕,为藏族的小兄弟报了杀父之仇。他们的英雄业绩得到了善精灵东英阿乃的嘉奖,获得了能换取藏区食盐和氆氇的染料茜草,为德根部落人带来了幸福。德根部落的另一则故事《猎人和妻子》,虽然与前者人物不同,情节各异,但同样讲述猎人在善良女精灵的帮助下,克服了困难,并对她产生了爱情,娶为妻子,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在此类故事中,有些还讲到主人公受到恶精灵的加害后,或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或借助不同寻常的动物支持,或得到善精灵的帮助,终致转危为安,渡过难关。这类故事,往往情节复杂,起伏跌荡,富有感染力,把珞巴族的民间故事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如《堆英》这则故事,讲述一个叫堆英的姑娘,父母、哥哥、姐姐全被吃人的恶精灵吃掉,最后她又落入这个凶恶的精灵手里,但善良的堆英在狗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历尽了艰险,终于逃出了魔窟。此外,德根部落的故事如《戈隆达格》、《猎人和乌佑》、《不怕恶乌佑的格若和戈若》等,都以不同的故事情节,表述人们摆脱恶精灵的加害,颂扬主人公的英勇不屈,敢于斗争的精神,体现出珞巴族人与恶势力斗争的主动精神。

  另一类典型的主题是讲述珞巴族妇女婚姻的不幸故事。以前,珞巴族普遍实行等级内婚制的买卖婚姻,只要有牛,80岁的老头也可娶妙龄女子为妻,即使其妻子成行,儿孙成群,亦可如此,妇女没有婚姻的自由,因而出现了很多悲剧。这类社会现实,也反映到他们的民间故事里。义都部落《佐木巴》这则故事,就讲述一个姑娘遭受虐待后,身体致残,被丈夫和父兄遗弃,终致投河自尽的悲惨故事。博日部落的《五哥妹》、布根部落的《姑娘与蛇王》、《达麦和他的妹妹》等,亦以姑娘和蛇、狗、熊、虎等结婚的故事,遭到父兄的反对,终致酿成悲剧,又以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妇女悲惨的遭遇和她们对婚姻自由的向往。

  再一类的民间故事是涉及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长期以来,珞巴族没有统一的社会组织,部落之间、氏族之间组织并不严密,但他们却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嘱咐他们遵守社会规范的约束,维护自己的传统,听从长辈的教导,磨炼自己的意志。博嘎尔部落的故事《娥洛》,讲述一个姑娘在到藏区交换的路上,忘记母亲的谆谆教导,变成了石头人,即使她的哥哥设法挽救,终也无济于事。德根部落的《布隆阿乃》,讲述了一位妇女,不恪守传统规范的约束,遭到种种非难,最终悲惨死去。告诫人们传统规范是万万不能违背的。《善良的妹妹》这则故事,则教育青年人,只要接受老人的考验,听从老人的指点,自己的愿望就能实现。

  

资料来源:分卷主编丹珠昂奔,《中国民族百科全书(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出版集团,西安,2015年12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