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详细页面

珞巴族的传说

来源: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作者:李坚尚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3日 浏览量:

  珞巴族没有文字记述的典籍,为研究他们的古远的历史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便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珞巴族究竟从哪里来的?各部落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博嘎尔部落有关他们的先祖阿巴达尼的传说,就提供了佐证。传说讲到,阿巴达尼原住在雅鲁藏布江以北的工布地区,后来经过巴嘎山谷对面的当嘎,迁到米林附近的巴登邦嘎,在那里试种了玉米、鸡爪谷、黄瓜和南瓜等作物,但没有生长,他觉得很奇怪,于是捉一个小白鸟,把它杀后取肝问卜,看看迁到汉地好还是珞瑜好,看肝结果还是迁到珞瑜好。阿巴达尼有三个儿子,每个儿子又生有二个儿子。他的大儿子叫当邦,当邦带着他的儿子邦姆和邦蒙经里龙山谷,翻过两座大山,即之安曲林和色日洛雅到达今天的德根地区。他们的子孙就叫做德根部落人,藏族称他们为吉当。阿巴达尼的二儿子当坚,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坚洛、坚波,顺着雅鲁藏布江向东、转南,来到墨脱一带,他们的子孙,就称汉宫人,即达额木,希蒙、巴达姆等部落。阿巴达尼的三儿子当日及当日的儿子日古、日杨,住在南玉山沟,到他的孙子当波、嘎尔波两人时,向南迁移。他们上了纳玉东拉山,到了德楞邦时,坐在一块大石上休息,肚子实在饿了,他们很想吃糌粑,但找不到水。嘎尔波比较机智,用自己的尿拌糌粑吃。当波不知道这样做,光吃干糌粑,极难吞咽,把嗓子也弄坏了。因此直到今天,当波的子孙说话总是口吃,没有嘎尔波的子孙说话那么流利。他们俩吃完糌粑后开始射箭,选择迁徙的地点,箭落到哪里,就迁到哪里。嘎尔波的箭落到果洛双双这个地方,这就是今天的马尼岗,他的子孙就是博嘎尔部落人。当波的箭射得远,穿过入地岗地山,落到阿多这个地方,他迁到那里,他的子孙,就是今天的棱波部落、邦波部落、迦龙部落和民荣部落人。

  博嘎尔部落的传说,基本上把今天东起察隅、西至门隅广大地域的珞巴族众多部落都说成是阿巴达尼的子孙,这一说法和上述各部落有关祖先的传说相符合。如门隅东侧的阿帕塔尼人就说他们的祖先是阿巴达尼;墨脱县西南部位的博日部落、迦龙部落人,亦说他们的祖先是阿巴达尼,在他们的传说里,亦有从北向南迁徙的历史。

  此外崩如部落的传说《列德罗登》,亦讲到他们的始祖同巴依、玛雅、纳、达足和苏龙等部落是同一个人;义都部落的传说《都都和洞翁》讲到,义都人的祖先与汉族人的祖先是兄弟,因烧蛇蛋吃发生争吵,彼此分开。博嘎尔部落的传说《阿巴达尼和阿巴达洛》,又讲到珞巴族的祖先和藏族的祖先是两兄弟,所有这些传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珞巴族和比邻的民族或珞巴族各部落之间,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和认同心理,这在探索他们的族源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资料来源:分卷主编丹珠昂奔,《中国民族百科全书(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出版集团,西安,2015年12月。

上一篇:
下一篇: